象山县旅游局始终把旅游投诉处理工作作为优化县城市民和游客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基础性工作。要求旅游企业设立专职旅游投诉处理人员地接费用,设立旅游投诉渠道宣传牌,开通24小时旅游投诉热线,建立投诉受理制度和投诉受理流程,建立健全覆盖全县旅游企业的旅游咨询和投诉受理制度。今年以来,象山市旅游质监部门受理的旅游投诉主要涉及旅游合同纠纷、机票退票、网上订票、旅游服务质量等问题。县旅游局根据游客反映的问题,按照“换位思考、及时沟通、解决问题”的原则,采用“沟通、核实、调解”三步走的工作方法,引导游客情绪,找出问题的根源,加强市场监管专业地接,推动旅游业规范经营,提高服务质量。95%以上的投诉将在一天内解决,并给予游客答复。旅游投诉满意率达到100%。有效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和旅游市场秩序,成为维护全县旅游形象、促进旅游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为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中介服务水平,8月25日至26日,镇海区旅游局派出78名检查人员,对26家旅游服务网点逐一检查专业地接费用,下发了21份整改通知。本次检查的重点是旅游服务网点的管理、财务、招揽、接待与设立机构的一致性“四个统一”,重点是劳动合同、旅游广告、旅游经营范围、旅游合同签订等方面,牌照墙更新等方面的服务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大部分旅行社网点都可以按照《旅游法》、《浙江省旅游条例》、《旅行社条例》和各种旅行社条例进行管理和经营。但在检查中发现,也有少数旅行社服务网点卡不全或过期,营业地址不一致,投诉电话未公布地接费用,涉嫌超范围招揽。针对这些问题,镇海区旅游局执法人员及时纠正,并向违法旅行社下发了整改通知,要求各旅行社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网点管理制度,加强对相关旅游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规范旅游服务网点的经营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为进一步深化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改革,2015年3月,国家旅游局开展为期3年的全国景区行业“全国旅游价格可信景区”创建活动。活动本着自愿、透明、公开的原则,针对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确定了六项参与景区建设的承诺条件,如一票制、价格欺诈免费、特殊人群优惠、预约优惠等,价格构成公告,三年内不涨价地接费用。近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1801个签署《参与活动承诺书》的景区名单,全省122个景区参与了活动。其中,宁波市有30家景区积极参与并率先上市,占浙江省首批上市景区的近四分之一,占宁波市经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批准的甲级景区总数的62%。在首批“全国旅游价格可信景区”名单发布后专业地接,国家旅游局将继续推进这项活动,并在“7·1”暑期旅游高峰、“11”旅游黄金周前继续向社会公布新增的“可信”景区名单。国家旅游局还将继续依靠公众和游客,加强社会监督,定期清理不再符合条件的景区。
为深化旅游业改革发展,促进旅游全球化,宁波市创新工作机制,率先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旅游纠纷解决中心,并通过推动宁波市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成立,积极探索和建立旅游纠纷一站式解决工作模式。3月29日,宁波市旅游局副局长朱碧玉,宁波市司法局副局长杨洪斌,江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屠振峰。分别为宁波市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宁波市旅游纠纷解决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妙高台专业地接,标志着宁波市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揭牌仪式宁波市旅游纠纷解决中心正式启动。目前,宁波市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宁波市旅游纠纷解决中心采用联合办公模式地接费用,为旅游纠纷双方当事人提供一站式的处理和解决服务。